我碰到他的时候,需要一辆车接送客人。他开了丰田客车过来。我说,这车也太大了吧!城区恐怕绕不过。
他说,姐,你放心,不管到哪里,我保证安全送到。
就这样七拐八绕的,折磨了他一上午时间。
我问,多少钱?
他说,你随便给。
1
几年后,再次遇见他,已是江西嘉品雕塑艺术有限公司的老板。于是,他的故事开始了。
他叫饶泽江。
正如前面描述的,在成立公司之前,他做过很多行业。
有些人一开始就知道要走的路, 有些人要走很多路,才寻到要走的路。
饶泽江属于后者。
“其实我内心一直都知道,我之前所做的事情都不是我要做的,直至遇到雕塑,我知道这个市场空间一定很大。”
在德昌高速挂线万年汪家段,你会被硕红的“野稻驯化起于是,烧土成器始于斯……”景观雕塑所吸引,这承载着万年境内万年前先人的历史,也揭开了中国雕塑最早的雏形。
去年,饶泽江的公司承接了这一业务。
2013年,还在外地的饶泽江,已在关注雕塑市场。
2016年,热爱雕塑艺术的表哥王萍找到他,说想自己成立一个雕塑工作室。
有市场意识的饶泽江一听,立马决定:“哥,咱们一起搞!”
王萍是个勤恳的人,饶泽江想,他俩一个创作,一个市场营销。
公司很快成立!
雕塑艺术品的市场营销开始对于饶泽江来说,是个门外汉,他没有更多的人脉资源。他对王萍说,“我想和你曾经合作过的人一起学习销售。”
每次,饶泽江都自己掏钱与哥原来合伙人出去学习,他认为这是非常值得的。“他的销售经验与渠道,有时是花钱都买不到的。”
2
饶泽江今年28岁,90后。
他说出他年龄的时候,我有些讶然。他做人做事的方法有时远远超出了他这个年纪该有的成熟。
这或许与他13岁开始闯荡社会有关。
13岁,本该是个上学的的年龄,很多孩子都还在爸妈怀里撒娇、打萌。
他被学校开除,原因是打架。
他索性不读书,随着爸妈在外打工。13岁的孩子能做什么呢?父母安排他在一家工厂做衣服,当学徒。
老话说,“徒弟徒弟,三年奴隶”。
当学徒的日子不轻松。
他踩缝纫机,师傅要给很多的量让他走线,常是加班到凌晨三、四点。五点睡觉,八、九点又要赶到工厂。
他坐在缝纫机前,睡意来了,眼一闭,正在运动中的缝纫机针头就直直地扎进他的手指,痛醒过来的他做简单的处理,又埋头赶工。
这样学徒的日子他持续了一年多。
送快餐、做超市销售,给水洗厂熨衣服,销售女装。那时对他来说,能混口饭吃就很知足。
3
15岁,父母直接切断了他的经济来源。
他来到福建厦门一家餐馆打工,对老板说,“我帮你干活,你管我一天三顿饭吃就可以。”
餐馆老板收留了他。
餐馆生意很忙,他要忙到凌晨4、5点,他没钱坐公交车,要走路一个多小时回住处。他觉得这样很辛苦,就大胆开口向老板借三百块钱。
老板没有借给他。
饶泽江有点苦闷,但没有怨恨。他理解老板的心思,他刚来没几天,对他不熟悉,怎么可能会借钱给他呢!
他更卖力地帮老板做事。
老板一切看在眼里,直接给了他300块钱。而且把他调到了前台,点单、上菜,每月有了固定工资。
饶泽江是个非常注重细节的人,他想,“多做不会吃亏!”
老板非常信任他,帮他买衣服,让他体面些,并把餐馆里里外外的事情交与他打理。
老板的弟弟是娱乐圈的经纪人,常到店里吃饭。老板时常在弟弟面前表扬他,得到老板弟弟的关注。
年幼的饶泽江很崇拜老板的弟弟。后来他也顺理成章地来到经纪公司,成为一名传媒助理。
他接触过很多大小明星,知晓很多演艺圈内外事情,懂得人生的浮浮沉沉。以至于以后他不管是做啤酒公司高管还是房地产公司董事长助理,都能让每一位上级满意。
甚至有些还成了兄弟。
“我喜欢换频道,不喜欢‘从一而终’。”从事过很多行业的饶泽江说,“这样我能接受不同的资源,经历不同的人和事。”
16岁那年,喜欢玩刺激的饶泽江还组建过几十辆车的赛车队。后来发现这是个烧钱的行当,没钱没闲,根本没资本玩这个。
4
饶泽江从一个农村娃走来,他没有捷径,没有更多的专业知识。从一个懵懂的孩子一步步走到今天,靠的是什么?
有时很庆幸这个孩子过早抛入社会,始终在内心寻找着一条属于自己的路。
表哥王萍对他的评价是,自信、热情,对生活充满着热爱,人特别善良。
王萍是江西嘉品雕塑艺术有限公司的艺术总监。美术专业,在泉州、杭州一直从事蜡像艺术行业,有不少作品入驻杜莎蜡像馆。
“打泥胚的时候最难,灵感来了,有时一两天就可以。人物塑像是最难拿捏的,有时候形象到了,味道就是不对,神韵也不对。”王萍很有感触地说,特别是塑造伟人蜡像的时候,每人的感觉不一样,能做到大家都认知的形象难度最大,有时候需要几个月时间的打磨。
没有灵感,王萍采取的方法是,先放下,不看他,把脑子里的东西放空,隔一个月甚至更长些时间再打胚。
“打胚、翻模、取泥、注入、打磨、喷漆,整个制作下来一般需要十多天的时间,有些甚至更长。”经过几年的熏染,饶泽江对于雕塑艺术的制作程序也是了然于心。 “打磨的时候很关键,如果打磨不好,会出现干裂现象。”
有人说,蜡像是一门被称为“立体摄影”的超级写实主义雕塑艺术。上世纪80年代从国外传入中国,最早出现在古巴比伦时期。
据了解,蜡像雕塑目前在全国仅有20多家。
饶泽江雕塑艺术公司是江西惟一的一家。
前不久,江西电视台六套《艺术与收藏》栏目来公司对蜡像雕塑艺术做了一期专访,其中王萍先生的蜡像作品《普金》以其所塑造的人物栩栩如生、具有很强的观赏性被收藏。
“蜡像艺术比一般雕塑更接近人物原形,更有还原历史人物的独特功能。”
5
饶泽江望着六、七百米的厂房,“明显感觉厂区不够,产品和配套设施,市场供需要求越来越大。去年我们烧土成器始于斯的景观雕塑制作有3米多高,放在厂区,很占位置。”
有一次,在上海地产公司经理的多人会议上,一位经理提出给自己塑一个半身像,百年之后,让子孙后代有个念想。
本地也有不少人来咨询他,比如想给已逝去的父母做个雕像,由于费用比较高,不忍心放弃了。
“我相信大家的消费观念会越来越向这方面转变。”饶泽江说,也会有更多的消费者喜爱制作自己的蜡像。
饶泽江想着要把企业做大做强,成为雕塑集团,“不仅仅是蜡像,还有景观雕塑,包括城市、博物馆、红色旅游、场景制作、宗教等等。”
“下一步计划与机器人合作,简单的几个肢体动作,造价就达六、七十万,费用比较高,目前正在洽谈中。”饶泽江对雕塑行业充满信心,“还在进一步探讨让蜡像机器人成为酒店迎宾……”
全国各地开分馆,蜡像展示馆,恐怖展示馆。这是饶泽江的梦想蓝图,他希望每个城市都有他们的作品。
这不是空穴来风。
2013年,第一期美国《考古》杂志登载,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发现的陶罐被誉为世界“最古老的陶罐”,出土陶器的时间为两万年前,确定为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陶器。
史料记载,最初的雕塑可以从原始社会的石器和陶器算起,这是中国雕塑的序幕。
在万年发现的“最古老的陶罐”,目前珍藏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第一馆第一展,被誉为“天下第一陶”。
似乎是某种缘分。
今年7月,江西省创造学会非遗创新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。已是万年县旅游协会副会长的饶泽江加入并担任雕刻非遗部副部长、传承人,成为中国雕塑的推动者与参与者。
他公司的作品多次在新加坡、香港、上海等许多国家和城市展出,接到大量的海外订单,并被各大文化馆、博物馆收藏。
他带着“烧土成器始于斯”先人陶器的文化,链接过去、现在和未来。
以雕塑的名义。
编后语
每个人的成功都是不能复制的。
正如饶泽江。
他13岁辍学。
25岁有了自己的事业,而且可能是一辈子奋斗的事业,这对他来说,应是欣慰的。
尽管在这之前遭受了他年龄不该有的承担。
他是家里的独子。
出生在万年第一高峰云紫峰山脚下,那里山清水秀,负氧离子丰富。
但愿他的事业如他的出生地,有着第一高峰的气势。